口语中的连词

现今,不少的人埋怨中国学生的语文水平日益恶化。一位中国朋友举了以下的例子:

1. 她走了。她为什么走呢?我就不理解。
2. 于是她走了,那么她为什么走呢,所以我就不理解。
3. 然后她走了,然后她为什么走呢,然后我就不理解。

这位朋友的观点是:一、如今有的人在没有必要用连词的情况下还是会去滥用。二、汉语中的连词丰富多彩,但是如今有的人选择只用一个“口头禅”连词(往往是“然后”)。

作为一个在中国当地学习汉语口语的外国学生,我得承认从日常生活中我只能学会最基本的连词,像“然后”、“因为”、“所以” ,因为一般的现代中国人在生活中用连词不甚丰富,而且会出现误导的现象(像“然后”)。因此我以为想掌握汉语连词的留学生最好从文学中学连词的用法而不是从生活中。

Share

John Pasden

John is a Shanghai-based linguist and entrepreneur, founder of AllSet Learning.

Comments

  1. 恩, 说得挺有道理的. 其实中国人的中文都不见得很好. 拼音写错的人, 发音不准的人大有人在, 至于语法, 那就不说了….. 就像美国人都不见得会准确使用 between you and me ( 不是 I ) 也许参照书籍会相对正确一点.

  2. 在莒堂主人 Says: March 1, 2006 at 11:54 am

    起初,许多演艺明星在面对媒体采访,常常会在思考迟疑的时候用“然后”连接前后句。后来,普通民众也渐渐学着明星的样子,频繁使用“然后”表示思维的停顿。有一段时间,“然后”这个连词还受到一些人的批判,认为这是追星追过了头。

  3. 不好意思。
    我念幼稚园时,上台讲故事就总是“然后”、“然后”、“然后”……

  4. Kastner, 偶和你同病相怜.

  5. 见笑。
    没办法,幼儿园刚开始锻炼记忆力。学儿歌时由于儿歌本身上口、好记,加之大家一起反复郎读,记得牢。至于上台讲故事嘛……怯场(台下坐着几位老师、那么多小朋友),加之故事很长背的不流利,一紧张就然后呢……然后呢……

  6. 不好意思, 我到现在也还是会说’然后’…

    同意潘吉的观点.
    其实连词根本没有特别重要的实际意义, 只是连接两个句子而已. 生活口语里面如果掺杂了那么多丰富的连词, 总会让人听起来觉得很矫情. 想学华丽一点的辞藻, 还是从文学作品里面找比较方便…

  7. 说的有道理。主要是有人学明星、学港台人士,不仅用频频使用“然后”,还有“这样子”(可能是从英文so学来的)之类的。一时之兴,矫揉造作,不宜学。

  8. John给你看一篇好玩的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拭矢试,使是十狮逝世,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始食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9. 恩, 你说的没错, 就像中国人学英语一样, 我们注重语法, 句式等等, 而且是以书面化,正式的用语为主, 因此,你很少能听到中国学生说英语用”yup”之类的俚语……说实话,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中国学生拼命地学习外语,而很少会对汉语有深入的研究. 其实, 中国的语言文化,尤其是汉字,随历史演变至今,可以说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更是一门艺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不过对于尚在初学的外国友人, 不必太在意一些特别口语化的东西, 先把正规语法等基础打好, 随后在慢慢溶入生活……所以其实我不是很同意潘吉的说法, 汉语中的连词有很多中,而且用法较为复杂, 我认为最好应该从实词学起打好基础…..还有就是告诉各位学汉语的朋友们一个小巧门, 汉语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 所以, 你可以就字的意思和字本身联想起来;另外, 还可以根据边旁部首以及结构来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或者读音…….就像我平时学习文言文,也就是中国的古文…….任何语言都有它的特点, 掌握其特点,会学起来更为轻松的

  10. hehe, 不好意思!就像俺说英文,着急的时候就then,then,then…..
    sigh!

  11. 宿舍一女生好文学
    为文每每优雅
    但只有一个缺点
    喜说 书面语
    一日 该女生在宿舍长嘘短叹
    舍友关心询问
    答曰:“我有一点淡淡的忧伤……”
    舍友无言,遂走。

  12. 我有时候也常想不起来汉语的连词。通常人们都是运用母语很熟练,但了解母语却没有了解外语那么系统。好比我学英文时候可能会把therefore, thus, consequently, hence 这样的词汇归纳起来掌握记忆。可是在母语里面就不会。

  13. multivac Says: March 24, 2006 at 3:21 pm

    作为口头禅使用的“然后”“那么”,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不再成其为连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语气助词
    如果你有机会听官员作报告,还会听到大量的,无意义的这类词儿

  14. 对于英语学习的盲目与功利性,让我们对自身文化有太多缺失

  15. 哦~关于你的说法,我不知道怎么用自己的清晰的语言表示。我个人觉得中文的书面语和口语存在很大差异,结构严谨的书面语势必会被随意性很强的口语所取代。用口语做书面语可能会越来越多。当然,如果你仅仅是在口语中才遇到这种情况,那我只能说很正常。因为在我看来,中文的书面语和口语本来就是两种语言。

  16. 口语嘛,就会随便些。

  17. 三句话,代表了三种文学根底的人。

  18. 电脑打字太多了,现在提笔,字写得像蟹爬,而且错别字来得多,有的还不会写,我倒,什么都是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是写正式公文,不用这么咬文嚼字吧。(找个借口继续写蟹爬的字,呵呵)

  19. 路过
    但是我很赞同, 因为我只是想找到量词 和连词的全部举例。
    结果找到的都是英语语法的。

  20. Antinans Says: May 6, 2006 at 10:12 pm

    也是路过。
    我也深有同感。身边的朋友们也是经常写些别字,这很容易被发现,但我却从未注意到平时交流时的口语有什么语法错误,我想在交流时我等更多思考的是话中的含义, 而非咬文嚼字。

  21. 无意中路过,非常惊讶于你的中文水平.其实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犯各种错误,重要的是如果你真的热爱这门语言,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可以改进的.上海有很多外来人口,你还可以领略到不同的地域文化,我想这对于一个喜欢钻研语言学的人是大有帮助的,最后祝愿你在学习中文的路上,不断进步!

  22. 随便路过,看到你写的文章,吃惊哦~ 呵呵

  23. 其实这和周围关系有很大影响,因为周围的人都不注意,使得自己也不注意,就像说俚语一般,脱口而出,不过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嘛~~所以我认为,只要你说出来的话能让人听懂,不至于闹笑话就行!哈哈

  24. 第一次来这里, 感觉很不错, 加油! 关于你说这个连词的问题, 我认为不是问题–语言就是1方便交流2表达自我的嘛。至于语法也是语言产生很久之后才形成的。所以学习语言,只要能把意思说清楚,连贯,就没问题了!

  25. 生活处处有学问,最近正着手写一篇关于连词方面的论文,由两字”于是”扩展一万字,有难度!

  26. 我觉得来源于,外国人喜欢说:And …
    比起这些,我不喜欢动词后置,如:来你的博客踩一下的说
    的说,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用?作为中国人的我显然都非常茫然。
    而且“就”的滥用也是令人发指,比如:某某某就表示如何如何、某某就认为如何如何、我就来如何如何的说等等,也许是麦当劳的广告:我就喜欢(I’LOVIN IT)的功劳。年轻人喜欢标榜自己,崇尚所谓个性的使然。但学习更好的外国语言能力,显然这些是需要正规铺设后才能理解的。如果我开始就跟黑人学街头英语,估计谁都不会知道我在说些什么了!

Leave a Reply